梧桐百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常识 >

所以游目骋怀是什么意思(读古文-兰亭集序)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0-06 08:10:53    



〔1〕 王羲之(303—361或321—379)东晋琅邪临沂人,字逸少。王导从子。郗鉴婿。起家秘书郎。迁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世称王右军。与王述不和,辞官,居会稽山阴,游山水,修服食,世事五斗米道。工书法,初从卫夫人学。后博采众长,精研体势。草书学张芝,正书学钟繇。一变汉魏质朴书风,创造新体,自成一家。与钟繇并称「钟王」,后世尊为「书圣」。

永和〔1〕九年,岁在癸丑。暮春〔2〕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3〕,修禊〔4〕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5〕,列坐其次〔6〕,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7〕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8〕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注释】

〔1〕 永和,晋穆帝年号(345—356)。

〔2〕 暮春,春季的最后一个月。农历三月。

〔3〕 会(kuài)稽(jī),郡名,郡治设在今浙江绍兴。山阴,县名,治所在今浙江绍兴。兰亭,亭名,在今浙江绍兴西南。

〔4〕 修禊(xì),古代春秋两季在水边举行的清除不祥的祭礼。

〔5〕 流觞(shāng),修禊时的一种活动,是将酒杯放在曲水之上,任其漂流,漂到谁面前谁就要饮酒。曲水:曲折回环的溪水。

〔6〕 次,近旁。

〔7〕 惠风,和风。

〔8〕 品类,万物。

【译文】

永和九年,正值癸丑,三月初,我们会集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举行修禊活动。名流贤士都来了,老老少少都召集了。这个地方山峦高峻,林木茂密,青竹挺拔,又有清澈湍急的溪水,如同带子一般掩映左右的景物。将溪水引来做为曲折水道,在此漂流酒杯,依次在水侧落座,尽管没有丝竹管弦齐奏的盛况,只是一杯酒一首诗,也足以畅谈心中情怀。这天,正是天气晴朗,空气清新,和风舒习习,温馨舒畅。仰头观览宇宙的浩瀚无边,俯身体察万物的兴盛繁茂,于是放眼观赏,舒展胸怀,这些就足以尽情享受耳目视听的欢娱,实在是快乐啊!

夫人之相与〔9〕,俯仰〔10〕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11〕形骸〔12〕之外。虽取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注释】

〔9〕 相与,结交,交好。

〔10〕 俯仰,俯仰之间,形容时间短暂。

〔11〕 放浪,放荡不羁。

〔12〕 形骸,身体。

【译文】

人和人的交往,俯仰之间已是一世。有的反省内心的体悟,和朋友在小屋里亲切畅谈;有的寄托情趣在爱好的事物上,在身体之外,放荡不羁。虽然获得的和舍弃的千差万别,沉静好动各不相同,但当遇到让人可喜的事,暂时的有所收获,感到欣喜万分自我满足时,竟然也忘记了衰老即将要到来。等到对已经获得的事物感到厌倦时,情怀也会随着事物的变迁而变化,又不免发出无限的感慨。以前感到欢乐的事物,俯仰间,就成为前时旧事,尚且因为它不能不抒发处胸中的感慨万千;更何寿命的长短只是上天造化,最终还是归到尽头呢?古人说:“死生事人生大事啊!”这怎么能不让人悲痛呢?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13〕,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14〕为虚诞,齐彭〔15〕〔16〕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注释】

〔13〕 契,古人作交易时的凭证,分为两半,双方各持其一。

〔14〕 一死生,庄子认为生与死犹如太阳朝升暮落一样自然,所以生不足喜,死不足哀。

〔15〕 彭,彭祖,传说中长寿的人,相传他活了八百岁。

〔16〕 殇(shāng),夭折的人。

【译文】

每当看到前人发起感慨的原因,就像符契那样相合,没有不对前人的文章感叹悲伤的,可是心中实在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啊。本来就知道把死生混为一谈,实在是虚伪荒诞的,把长寿与夭亡齐观是荒谬的。后人看待今人,就像今人看待前人,这真是多么可悲啊!因此记下了集会者的姓名,抄录了他们所作的诗篇。尽管时代不同,世事变迁,但是触发人们情怀的缘由,这个还是一样的。后世看到诗集的人,也会因为这些文字产生感慨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