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职后医保的报销方式主要取决于个人是否及时找到新单位或选择其他方式继续缴纳医保费用。以下是几种可能的情况和相应的处理方式:
如果辞职后很快找到新的工作单位,可以将原单位的医保关系转移到新单位,由新单位继续缴纳医保费用。这种情况下,续保费用通常由新单位承担,个人无需承担额外费用。
如果辞职后暂时没有找到新单位,可以选择办理失业手续并领取失业金。在领取失业金期间,医保费用可以由失业基金支付,个人无需缴纳医保费用。同时,个人仍然可以享受医保的报销待遇,包括个人账户待遇。
如果辞职后既没有找到新单位,也不想领取失业金,可以选择个人续保。个人需要将原单位的医保关系从单位账户转移到个人账户,然后自行缴纳医保费用。在单位停缴期间,个人只能使用医保个人账户的余额,不能享受统筹待遇和大病医保待遇。
如果辞职后单位停止缴纳社保,医保账户将于停止缴费的次月封存,暂停享受基本医保待遇。在账户封存期间,账户内的资金余额仍可继续在本市医保定点医院用于门急诊就医,持医保卡结算,账户资金用完为止,不享受其他医保待遇。
如果离职后重新就业,可以办理自谋职业人员参保登记手续,改为用人单位参保。一旦重新就业,个人需要按照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并按规定缴纳医保费,享受相应的医保待遇。
报销流程
办理人需要提交报销单据(如身份证、医保卡、原始发票、用药清单、病历本等)到当地的医保窗口或指定医疗机构的医保结帐窗口。
医保中心在收到报销单据后,会在当日完成审核、结算和支付。
审核批准后,申请人可以领取《社会医疗保险医疗费报销单》,并凭此单进行报销。
注意事项
医保报销的比例和金额通常与个人的检查和用药情况、医疗等级等因素有关,一般在70%左右浮动。
离职后,如果医保还没有冻结或者已经办理转移,可以正常使用;如果办理冻结则不能使用。
医保只会对符合规定的医疗费用进行报销,如诊疗费、药品费、检查费、手术费等,个人自费部分不予报销。
综上所述,辞职后医保的报销方式有多种选择,具体操作可以根据个人情况和当地政策进行选择。建议尽快办理相关的转移或续保手续,以确保医保待遇的连续性和合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