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百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意大利汽车产业遭遇“红灯”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5 03:40:00    

【记者连线】

汽车产业曾是“意大利制造”的荣光。从小巧精致的菲亚特到动感前卫的法拉利,意大利汽车凭借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设计理念,赢得了全球消费者的喜爱。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当年风光无限的意大利汽车制造业如今却一蹶不振,行业巨头斯泰兰蒂斯集团产销量急剧下滑,市场份额不断萎缩。美国政府近期作出的对进口汽车和零部件加征关税的决定,对意大利汽车产业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

斯泰兰蒂斯集团是2021年由菲亚特克莱斯勒集团和标致雪铁龙集团合并而成的全球第四大汽车集团,旗下拥有菲亚特、蓝旗亚、‌阿尔法·罗密欧、玛莎拉蒂等一众意大利知名品牌,被视为意大利汽车制造业的支柱。然而,该集团如今却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根据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和意大利金属工人联合会的最新统计数据,斯泰兰蒂斯今年一季度汽车产量只有10.99万辆,与去年同期相比大幅下降35.5%,销量下滑12.2%,市场份额进一步缩减至15.5%。国际信用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和惠誉近期均将该集团评级下调至“BBB”。

这不是市场第一次对斯泰兰蒂斯亮起“红灯”。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意大利的汽车产量便不断下降,2024年甚至还被称为意大利汽车产业自1956年以来“最黑暗的一年”,斯泰兰蒂斯意大利工厂的汽车产量出现37%的断崖式下跌,净利润锐减七成,国民品牌菲亚特在意大利本土市场的销量也跌至第三位。斯泰兰蒂斯集团董事长埃尔康信誓旦旦地说会尽快扭转局面,结果今年初集团销量再遭重创。

受经济不景气和生产成本上涨的影响,欧洲汽车的市场行情近几年持续低迷,始终没有恢复到新冠疫情前的水平,如今的贸易战给欧洲汽车行业又蒙上一层阴影。根据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发布的数据,今年一季度欧盟国家汽车销售量暴跌45%。意大利金属工人联合会秘书长乌利亚诺称,“斯泰兰蒂斯在意大利境内的所有工厂产量全面下滑,而关税将进一步加剧这种情况”。乌利亚诺呼吁“采取有力且果断的政治和经济行动”,应对美国的关税威胁。

在这场席卷欧洲汽车产业的风暴中,意大利车企受到的冲击最为严重。斯泰兰蒂斯在意大利的各个工厂因订单不足,屡屡面临停工和裁员的窘境。久负盛名的都灵米拉菲奥里工厂生产线现已陷入半停滞状态,工人经常被迫无薪休假。皮耶迪蒙特圣杰尔马诺工厂鼎盛时期曾雇用了1.2万名员工,如今已骤减至2000人。据统计,整个意大利汽车行业目前约有2.5万个工作岗位岌岌可危,若生产状况短期内得不到改善,这一数字将很快增至4.7万。

此外,斯泰兰蒂斯集团在研发战略上也存在诸多问题。埃尔康在股东大会上承认,集团去年令人失望的表现“部分原因在于我们自己的失误”。据报道,斯泰兰蒂斯过去3年的研发投入为190亿美元,仅占其收入的3.8%,远低于梅赛德斯—奔驰、大众、雷诺、丰田等其他竞争对手。这导致其产品更新迭代慢,难以及时满足市场需求。意大利汽车产业在自动驾驶、车联网等智能化领域行动迟缓,斯泰兰蒂斯直到去年才开始在全球生产线推广应用智能汽车技术平台,今年初刚刚发布了其自主开发的首个自动驾驶系统。

在全球绿色转型的浪潮中,以斯泰兰蒂斯为代表的意大利汽车行业明显缺乏足够的决心和魄力,在新能源尤其是电动汽车领域的生产研发上严重滞后。而意大利政府对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支持力度也不够,新能源激励政策缺乏延续性。相关数据显示,意大利在欧洲主要电动汽车市场中排名垫底,今年一季度市场份额仅为9.4%,还不到英、法、德等国的一半。乌利亚诺日前批评斯泰兰蒂斯不再投资泰尔莫利汽车电池工厂的决定,强调加快新能源转型步伐“对确保意大利汽车产业的竞争力至关重要”。

面对惨淡的销售业绩,斯泰兰蒂斯集团首席执行官唐唯实去年12月黯然离职。继任者预计将于今年6月走马上任,集团采购主管皮卡特和北美首席运营官菲洛萨被视为两大热门人选。此间分析人士指出,斯泰兰蒂斯集团换帅效果如何还有待观察,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危机深重的意大利汽车产业要想真正走出困境,亟需一场大刀阔斧的改革。

(本报罗马5月4日电 本报驻罗马记者 马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