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商贸优势聚集,近年来,惠城区河南岸街道借“市”而为,念好“建、治、护”三字诀,将本地文化融入各大商圈,走出一条“商业+文旅”跨界融合发展新路径。
念好“建”字诀,以优美环境助推商圈大拓展
乘“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下称“百千万工程”)东风,近年来,河南岸街道引进社会资金近1亿元,参与旧厂房改造,成功拓展了33号青年街区、团豆创意园、TOP湾区创新产业园等5个城市更新项目。
同时,街道推动社会资金投资20亿元打造港惠三期,以“文旅+商业”融合模式,打造了蝶树溪谷、罗浮里、潮酷馆、烟火拾光集市,并举办了系列文化活动,大大拉升了商圈人流量和营业量。目前,该项目直接创造就业岗位6000多个,工作日人流量可达6-8万,双休日超10万人。
此外,以临近港惠商圈的南岸路作为外立面样板路段,河南岸街道精雕细琢重要节点,做好沿街店面立面出新工作,突出建筑物的“多彩活力”,精心改造消防栓、街边电箱等“城市家具”,建设青年特色打卡点,吸引青年人前往创业、娱乐、消费,营造“青春活力、休闲娱乐、文化体验”的城市空间。
念好“治”字诀,以平安秩序守护商圈大繁荣
按照相关工作要求,河南岸街道高标准制定建筑立面户外广告整治清单,明确整治措施、整治数量、完成时限和责任单位等,解决违规设置户外广告、违法建设等问题,有效提升市容环境。
与此同时,街道科学设置河南岸公园夜间疏导区,引摊入园,通过“城管+公司+商户”的模式,设置100余个摊位,由第三方公司进行运营,城管部门负责日常管理和维护,成为年轻人的夜间“打卡点”。
以“撤除+增设”的方式,街道对港惠商圈不合理的隔离护栏进行拆除,并重新规划非机动车道,增设网约车、出租车停靠点,守护群众安全出行。规划改造摩电停车区,增加800多辆停放位,通过商圈最小应急单元和视频监控智慧系统全覆盖,强化安全管理的“人防+技防”,助理相关警情呈下降趋势。
念好“护”字诀,以和谐氛围激发商圈大发展
坚持党建引领,河南岸街道整合公安、执法、交警、商圈企业、社区等多方力量,组建了一支37人的夜间执法队伍,专项整治港惠周边交通秩序和占道经营问题,形成齐抓共管的长效机制。
坚持人才驱动,街道打造“河南岸街道商圈党群服务中心”,建立6个党员之家,建成创新创业人才交流驿站、就业驿站,与惠州学院建立校企合作,吸引创新企业入驻,凝聚年轻初创人才,极大激活辖区创新企业人才生态圈的活力。
坚持共建共治,街道发动商铺参与改造工作,签署《改造承诺书》,强化港惠商圈沿街立面、店招的长效管护。
坚持“以文润城、文化兴业”,河南岸街道在港惠三期罗浮里街融入“岭南第一山”罗浮山文化,打造惠州首个沉浸式“蝶树溪谷”主题街区,利用声光电氛围,合理规划外摆空间和餐车,营造夜生活都市空间,将港惠商圈打造成为夜经济特色商业街,以“人文体验”打响惠州文化品牌,打造省级文旅街区,实现“商业+文旅”融合可持续发展新路径。目前,港惠商圈销售额同比增长12%,客流同比增长20%,并有望实现年营业额超38亿元。
采写:南方+记者 卢慧 通讯员 林雅瑶
图片:河南岸街道提供
【作者】 卢慧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