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而瑞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1—4月,新增土储百强房企的拿地金额同比增长42%,新增货值同比增长23.6%,总建筑面积同比增长3.2%。销售TOP10房企新增货值占销售百强新增货值总量的69%,较2024年末增加7个百分点。
另外,从各城市群拿地金额来看,中指研究院的数据显示,长三角位居四大城市群之首。
业内人士认为,百强房企投资总量三个指标均同比正增长,显示出企业投资积极性筑底回升,土地市场呈现显著分化特征,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全国市场仍尚未完全企稳。
百强房企拿地金额同比增长42%
克而瑞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1—4月,新增土储百强房企的拿地金额为4285亿元,同比增长42%。同时,百强房企新增货值总额为8309亿元,同比增长23.6%;建筑面积总额为391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2%。
克而瑞研究中心认为,百强房企拿地金额增幅显著,主要是因为核心城市核心地块供应量明显提升。百强房企投资总量三个指标均同比正增长,显示出企业投资积极性筑底回升。
克而瑞研究中心的数据还显示,1—4月,销售百强房企拿地集中度依然维持高位,销售TOP10房企新增货值占销售百强新增货值总量的69%,较2024年末增加7个百分点,未来市场格局仍将集中于头部企业;此外,销售TOP11—20房企新增货值占比14%,TOP21—30房企新增货值占比6%,TOP31—50房企新增货值占比7%,后50强房企新增货值占比仅有3%。
拿地销售比方面,1—4月,百强房企拿地销售比稳定在0.3,较2024年末提升0.13。克而瑞研究中心认为,拿地销售比提升的原因,主要是受到个别头部房企拿地金额较大的影响,例如中国金茂、滨江集团、绿城中国拿地销售比都远高于百强整体水平。
克而瑞研究中心指出,本轮土地市场呈现显著分化特征,以北京、杭州、广州、南京等为代表的一线城市及强二线城市土地成交溢价率持续攀升,核心区位优质地块频现高溢价成交现象,推动市场热度及关注度重回上行通道,但三四线城市仍量价同比回缩,市场复苏动能不足。同时,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头部房企、国央企依托资金优势加速优化土储,而中小型房企受制于流动性压力持续收缩投资半径。这种投资格局预计将驱动优质土地资源持续向头部企业聚集,行业集中度或将进入新一轮提升周期。
长三角位居四大城市群之首
从各城市群拿地金额来看,长三角位居四大城市群之首。
中指研究院的数据显示,1—4月,长三角TOP10企业拿地金额1146.7亿元,位居四大城市群之首,京津冀TOP10企业拿地金额698.0亿元,位列第二;中西部TOP10企业拿地金额289.0亿元,位居第三。
从重点城市拿地金额TOP10房企来看,央企、国企和地方国资仍是主力,民企仅在重点深耕区域补充土储。绿城中国在杭州、上海、苏州等三个城市拿地金额均进入前三,招商蛇口、中国金茂、华润置地、建发房产在4个城市位列拿地金额前十,头部企业聚焦核心城市加大力度补仓。滨江集团聚焦杭州,在杭州位列拿地金额第一;兴耀房产集团在杭州加土地储备,大华集团在上海增加土地储备;新希望地产进入成都拿地金额前十;苏州、南京均有民营房企进入土拍市场。
从全国住宅用地成交总价TOP10来看,4月杭州、厦门拍出多宗高总价地块。入榜地块中,北京市朝阳区平房乡组合地块以总价126亿元位居榜首,该地块由越秀地产、中建一局、中国金茂和北京朝阳城发集团联合摘得。
中指研究院指出,2025年以来,核心城市在政策优化、优质供给增加及土地市场回暖的带动下,市场情绪有所修复,但全国市场仍尚未完全企稳,房企一方面应把握“止跌回稳”政策窗口期,紧抓销售与回款,另一方面仍应审慎投资,聚焦深耕城市优质地块,避免高价地风险。
责编:万健祎
校对:王朝全
证券时报各平台所有原创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我社保留追究相关行为主体法律责任的权利。
END
点击关键字可查看
潜望系列深度报道丨股事会专栏丨投资小红书丨e公司调查丨时报会客厅丨十大明星私募访谈丨突发!金价跳水!记者实探深圳水贝,商家:“购买人数又上来了!”丨刚刚!卫健委出手:对中日友好医院肖某、董某和相关机构开展调查!丨国际油价重挫!美股道指连跌三月,啥情况?丨突发!乌美签署矿产协议丨美股深夜大跌!重磅数据出炉!丨12000亿!央行最新操作→丨证监会副主席王建军被查!丨广东发布12条干货措施,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单个企业年度贴息最高2000万元丨“小米系”暴涨!啥情况?最新发布→丨深交所,重磅公告!事关创业板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