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人民法院集中力量,开展“夏季雷霆”集中执行专项行动。该院组织执行干警成立多个专项执行团队,分组奔赴8个目标点位,以雷霆之势向拒不履行法律义务的被执行人“亮剑”,切实保障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执行现场掠影
执行过程中,环江法院执行干警们因案制宜、精准施策,对逃避、抗拒执行,无视法律尊严的被执行人依法采取拘传措施。对长期在外、去向不明的被执行人,执行干警采取对被执行人家属释法说理的方式,敦促被执行人尽早履行。
行动中,执行干警将释法说理、耐心劝诫与依法采取强制措施相结合,在坚持善意文明执行的同时,加大执行力度,让被执行人充分感受到法院执行工作的威慑力,也让人民群众切实体会到法院执行工作的决心。
案例一
离婚协议藏“猫腻” 执行利剑护权益
被执行人张某因拖欠银行信用卡本息2万余元,在法院判决生效后仍未还款,银行申请强制执行。环江法院通过查控系统未发现其名下可供执行财产,案件陷入僵局。
在深入调查过程中,环江法院执行法官敏锐察觉到,张某判决后与妻子李某离婚,离婚协议约定李某分期支付张某100万元补偿款,且张某已收到部分款项却未偿债,涉嫌逃避执行。
“张某,这笔100万的补偿款怎么回事?”面对法官突然抛出的问题,张某却回答道:“那是我和前妻的私事……”“私事?你收到补偿款却拒不履行生效判决,这已经涉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张某表示自己确实无履行能力,请求法官联系前妻提前支付补偿款。
法官当即拨通其前妻李某的电话,经一个星期的沟通释法,李某最终同意提前支取部分补偿款,代张某全额清偿欠款本息,案件得以顺利执结。
这场“隐形财产”攻防战中,环江法院执行法官通过挖掘隐蔽财产线索,借助拒执罪威慑,促成案外人主动担责、协同履行,既让胜诉权益“变现”,也让司法公信力落地有声,实现法律威严与社会和谐的双重守护。
案例二
多方联动解积怨 房屋腾退终执结
“这房子我们用了十几年,凭什么说搬就搬?”被执行人不服气地说道。 环江法院执行法官望着现场剑拔弩张的气氛,深知申请执行人韦某与某社区的所有权纠纷因历史遗留问题早已积怨颇深。该起纠纷中,法院判决社区限期腾退涉案房屋,社区却拒不履行,还将房屋出租给奶茶店,韦某无奈下申请强制执行。
进入执行程序后后,环江法院执行法官多次组织双方调解,但双方未达成和解。
眼看调解陷入僵局,执行法官发现奶茶店正常营业,当即找到租户开展法治教育,执行法官表示租户的租赁合同因涉案房屋执行存在效力瑕疵,若拒不配合,可能面临法律风险。只要按规定期限搬离,就能最大程度减少损失。最终租户的态度有所松动,同意按期搬离。
为保障执行工作的顺利开展,本次执行环江法院还邀请镇政府、司法所、派出所等部门协助配合。在多方见证下,执行干警对案外人出示证件、宣读法律文书、听取陈述、告知义务、全程录像,整个过程规范有序。最终,涉案房屋顺利腾空并交付申请执行人韦某。
案例三
首饰交接难履行 执行调解促和谐
“她不把发票给我,我去置换拿什么作凭证?”环江法院执行指挥中心内,王某坚持要求李某连同首饰发票一同返还。李某则表示时间久远,难以找到发票。这场离婚纠纷执行案的返还现场,刚开场就陷入僵局。
原告李某与被告王某离婚案经环江法院一审、河池中院二审,判决准予离婚,被告王某需返还原告平板电脑、背包等物品并支付5万余元,原告李某则需向王某返还项链、戒指等饰品。判决生效后双方未履行,遂互相申请强制执行。
执行法官发现执行难的症结卡在“返还顺序”——判决书没指定先后,但双方都怕吃哑巴亏。他决定组织现场“面对面互返”,让法警全程录像,还特意摆上物品查验单。
返还当日,按照执行流程,王某率先将需返还的物品交由原告查验,李某仔细检查后未提出异议并予以接收。但当李某返还项链、戒指等物品时,王某虽认可物品真实性,却以无发票为由拒收,执行再次陷入僵局。
面对这一情况,执行干警迅速介入,向王某详细释明法律规定,表示物品真实且与判决清单吻合,若坚持拒收,可能因妨碍执行被罚款。王某这才认识到自身行为的不妥之处,同意在接收清单上签字确认。
至此,这场持续两小时的现场执行,以同步查验、当场释法、灵活调解的方式,让离婚矛盾在物品交接中顺利执结。
案例四
执行巧破“互推”局 民生案款终落袋
“这钱我现在确实拿不出来……”被执行人黄某的声音从电话另一头传来。因黄某、吴某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纠纷一案,法院判决黄某、吴某赔偿覃某等4人赔偿34.99万元。判决生效后,黄某、吴某拒不履行。
案件进入执行程序,面对消极对抗的被执行人,执行干警依法查封吴某房产、冻结账户。在法律威慑下,双方于2024年3月达成和解协议,但仅履行7万元后便再度失信。
恢复执行后,被执行人吴某因独自承担查封压力,希望申请人对剩余案款让步至20万元,并承诺一月内付清。然而,这一方案被申请执行人拒绝,表示愿意让步至26万元即可放弃剩余款项及利息。 执行法官抓住内部责任分担不均和被执行人黄某抵触情绪的症结,电话责令被执行人黄某共同履行时,其情绪激动,态度强硬。
执行法官果断施压,告知如拒不履行将依法对其采取拘留、罚款、扣押财产等强制措施。被执行人黄某最终认识到抗拒的严重后果,态度缓和,同意配合被执行人吴某筹集款项。
2025年6月26日,两人将26万元案款筹集到位。 在执行法官的主持下,双方达成最终执行和解协议:被执行人于7月1日前付款,申请人放弃剩余款项及利息,法院解除对吴某房产的查封。
至此,这起涉民生案件,在执行法官的智慧与魄力下圆满执结,守护了申请人的合法权益。
本次集中执行行动共传唤31人,拘传5人,拘留1人,执结64件,执行到位1968.71万元,15件案件达成和解,涉及金额1757.8万元。
来源:环江法院、河池中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