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百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实招”“硬招”护航民营经济破浪前行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7 17:32:00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今年以来,各地各部门以“实招”“硬招”护航民营经济破浪前行,进一步增强了民营企业发展信心,激发了民营企业发展活力。

法治护航

5月20日,我国第一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将正式施行。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经济法室主任杨合庆表示,“在新时代新征程,我们的民营经济必将肩负更大的使命,承担更重的责任,发挥更大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针对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通过立法落实党中央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重大方针政策和重要举措。”

  2025年2月25日,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工商联召开“亲清直通车·政企恳谈会”,为企业排忧解难,助力民营企业稳健发展。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民营经济促进法第一次将“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和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写入法律,第一次明确民营经济法律地位,第一次明确规定促进民营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是国家长期坚持的重大方针政策。

  2025年4月17日,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工人在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全球智能制造产业园灌装车间内工作。新华社发(李心逸摄)

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奇安信科技集团董事长齐向东告诉记者,“听到这个好消息,我就感觉非常暖心,非常振奋,对民营经济的未来充满信心,就像一场‘及时雨’,让民营经济在中国式现代化征程中,扎根更深,生长更活跃。”

民营经济促进法里关于投资融资、科技创新的内容,让齐向东格外关注。专注于网络空间安全的奇安信科技集团自2014年成立以来,累计投入研发费用超过100亿元,重点用于核心技术攻关、创新平台搭建、人才培育等。齐向东表示,民营经济促进法条条聚焦民营企业发展,句句回应民营企业家的核心诉求,直击行业痛点,通过促进投融资,大力支持科技创新,双轮驱动,为技术型的民营企业破解发展瓶颈提供了制度性的方案。

  这是4月26日在湖南株洲联诚集团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新产业事业部车间拍摄的一台准备改造成新能源的机车(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陈泽国 摄

从“公平竞争”“投资融资促进”“科技创新”,到“规范经营”“服务保障”“权益保护”……对民营企业发展中的重点关切,民营经济促进法予以积极回应。

湖南省株洲联诚集团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肖勇民表示,“民营经济促进法充分体现了公平竞争这一个市场原则。作为企业,我们希望有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和公平竞争的氛围,从而使我们能够通过努力获得成果。”

  2025年3月14日在2025中国医学装备展览会拍摄的手术机器人演示现场。新华社记者 王全超 摄

河北秦皇岛市惠斯安普医学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忠林说,“民营经济促进法中提到了民营企业的创新投入和发展。惠斯安普作为大健康领域的民营企业,有这样的政策保障,促使我们要更深入地研究市场,让我们的产品与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技术融合发展。”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汇聚各方面合力,将民营经济法治保障落到实处,尤为关键。

国家发展改革委民营经济发展局副局长刘民表示,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持续贯彻实施好法律规定,坚决破除民营企业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障碍。

高效服务

今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围绕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部署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政府部门持续在政策措施上用力、在服务企业上用心。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部署的“助企行动”自今年2月启动以来,聚焦企业审批效率、融资难题、科技支持等核心诉求,推出7项任务、21条措施,构建起“专班联动+清单管理+平台支撑”的全链条服务体系。

呼和浩特市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局市场准入科科长金国栋告诉记者,“个体户想转成企业,现在自治区市场监管局的平台上,有一个‘个转企’模块,它的功能就是只需一个网址,填报所有材料,一次性办结。”

  2025年4月16日,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政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办理民营企业相关业务。新华社记者 李志鹏 摄

在海南省,儋州市营商环境建设局积极探索政务服务新模式,创新推出“信用+远程踏勘”服务,打造“不见面”政务服务新标杆,大幅提升了审批效率,优化了营商环境。

儋州市营商环境建设局审批五科负责人颜世宇向记者解释道,“远程踏勘过程中,我们主动表明身份,在得到企业口头承诺视频内容真实有效后,对企业设施设备等进行逐项核实,严谨细致完成了远程踏勘工作。整个踏勘过程还进行了全程录制,实现了全过程留痕以及可回溯管理。”

该服务涵盖住建、农业、教育、文旅、交通、食品药品、医疗器械等多个与民生息息相关的领域,还为办事企业提供事前指导、事中审查、事后补正等全流程指导协助,真正实现“足不出户办好事”。

  这是在海南洋浦经济开发区拍摄的洋浦国际集装箱码头,洋浦港是我国西部陆海新通道和海南自贸港建设重要的国际航运枢纽(2025年1月11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 摄

破解难题

当前,民营经济在发展中面临新的机遇,也遇到不少困难和挑战。如何破解土地、人才、资金等要素瓶颈,各类经营主体十分关注。

在江苏省委金融办、江苏证监局联合召开的全省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多部门表示将以实际行动、实际成效推动资本市场长期稳定健康发展。

江苏省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聂振平表示,要充分发挥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的作用,将“千企万户大走访”覆盖到更多外贸企业,推广“苏贸贷”等政银产品,充分满足外贸企业合理融资需求。

  2025年3月20日,在位于江苏宿迁的江苏吉龙运动休闲用品有限公司车间,工人在生产线上赶制体育用品海外订单(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陈少帅摄)

江苏吉龙运动休闲用品有限公司位于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是一家专注于休闲娱乐和健康运动产品研发、制造、销售的出口生产型企业,旗下拥有6家子公司,产品远销50余个国家和地区。近年来,宿城区持续放大“宿心融”融资对接服务品牌,通过政府搭台、银企对接、政策引导、市场运作模式,常态化开展多种形式的政银企对接活动,引导银行加大对普惠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

江苏吉龙运动休闲用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田晶晶告诉记者,“我们通过‘宿心融’政银企对接平台,与交通银行签署了授信意向协议,授信金额达到六千万元。对我们公司来说可是好消息,不仅提高了公司资金的周转水平,还为后期新品研发、拓展海外市场提供了资金保障。”

  2025年4月2日,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织里镇的浙江永昌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数字化车间内,自动化流水线在生产直流变频电机。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5月7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上,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在介绍“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有关情况时表示,尽快推出支持小微企业、民营企业融资一揽子政策,做深做实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助力稳企业、稳经济。

新时代新征程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大显身手正当其时。各地各部门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促进我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民营经济未来更加可期。

  5月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介绍“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新华社记者 李贺 摄


来源:新华社客户端

编辑:肖金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