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周五),当暮色笼罩鹏城,写字楼里的灯光渐次熄灭,城市的喧嚣转向商场与餐厅。
然而,另一种“夜生活”却在龙华区福城街道章阁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悄然升温——灯火通明的两间教室,两节各两小时的AI课程同时开讲。一边是来自三十余家企业的管理层人员,另一边则聚集着几十位周边社区居民,他们不约而同地选择这个本应放松的时间,参与“AI夜校”课程培训。
白天上班,晚上学艺,“AI夜校”为何成了大家的新宠?
首先是供给丰富。
自2024年龙华区创新开设“AI夜校”以来,针对产业特色分类定制的AI课程琳琅满目。“AI夜校”教室不仅开到了市民“家门口”,还引入高等研究院资源以及高新企业专家,聚焦人工智能等前沿实用的领域,开设了集技能培训、实践操作、就业指导于一体的AI培训课堂,传授实用技能。
在本次面向企业的AI课程上,深视新闻记者注意到,讲课的专家来头不小,授课内容紧贴科技前沿,且非常实用。
张峻,华为云AI开发者技术支持专家,长期从事AI算法研发,熟悉智能机器人、大数据、高性能计算等领域。钟洋洋,电子科大(深圳)高等研究院博士后,长期从事“人工智能治理”“数字治理”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在SSCI、SCI等国内外核心期刊公开发表论文6篇。
现场,张峻分享了AI如何为企业赋能,AI大模型应用场景洞察与实践的案例;钟洋洋则围绕工业领域的AI的发展格局、典型案例、发展趋势和路径三个方面进行交流。
这些行业专家现身社区夜校并非偶然。福城街道党建和组织人事办公室副主任冯穗婷说:“我们开设企业专场,就是为了给企业搭建一个精准赋能的平台。”此前,街道社区就曾组织近20家企业代表前往华为松山湖园区进行洽谈交流和技术对接。
事实上,“AI夜校”企业专场的设立,不仅是一次技能培训,更是一场精准的人才升级与产业协同实验。通过“AI夜校”学习和“工学一体”的培训机制,企业得以低成本、高效率地培养新型技能人才,有效缓解企业转型升级“用工荒”的压力。
与此同时,记者在同现场企业代表的交谈中发现,“AI夜校”的深层价值在于搭建产业协作的桥梁。在辖区企业与华为等头部企业、上下游合作伙伴共聚一堂,知识共享的背后,也是技术对接、资源整合的绝佳契机。
冯穗婷告诉记者,街道社区后续还将围绕电子信息、先进制造等重点产业,按行业、产业分模块办专场,邀请细分领域专家,推动产业链协同创新,提升企业竞争力。
其次是需求旺盛。
当前,新一代数字技术正加速创造更加智能的时代,特别是在政府治理与市民生活全场景方面,展现出强大的赋能效应。随着DeepSeek的火爆出圈,社会各界对掌握AI技术的热情也空前高涨。
这边企业专场课上座无虚席,那边面向社区群众的AI课堂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从职场AI工具到创意视频,从无人机模拟飞行训练到智能HR解决方案,“接地气”的AI课程吸引了职场员工、学生、全职宝妈及快递外卖员等众多群体参与。
深圳市总工会人工智能培训师张琼燕透露,每期AI课程大约会有30%-40%的学员多次报名,表现出极强的学习黏性。
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福城街道推出的“AI夜校”已开设各类培训30余场次,覆盖学员超1700人次。大多数人或许还在讨论AI会不会“抢饭碗”时,深圳人就已经用行动给出答案——周五晚上学AI,周末就能用AI。
事实上,龙华区的“AI夜校”并非孤例,这一场景正在深圳各区重复上演。深圳各区积极探索人工智能教育,各式各样的AI培训活动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普及与应用,共同构筑深圳这座创新之城的独特竞争力。
如今,在深圳各区、街道、社区的党群服务中心已华丽转身,成为AI学习的新阵地。一间间灯火通明的教室里,AI在多元互动中褪去神秘色彩,成为人们触手可及的生产力工具。深圳的“AI夜校”像一束微光,照亮了城市夜晚的另一种可能。
记者 / 王海苹 王颖媗
编辑 / 王海苹
审校 / 毛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