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百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我们的家园:多元活动绘就基层生活新图景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09 07:36:00    

家园,是每个人心中最温暖的港湾。它不仅是居住的场所,更是情感的寄托、成长的摇篮和梦想的起点。7月,从乡村到社区,呼和浩特各地围绕“我们的家园”这一核心,开展了一系列贴近生活、惠及民生的特色活动,用文化浸润乡风、用服务温暖人心、用行动守护家园,让每一个角落都充满生机与活力,共同勾勒出家园的美好模样。

文化为魂 让家园有底蕴

文化是家园的灵魂,它承载着记忆,凝聚着情感,更指引着方向。在武川县义兴元村,一场“剪纸颂廉扬清风 德润乡风聚民心”的主题活动,让传统文化与廉洁理念在家园里深度融合。7月1日,村妇联主席刘姝英手把手教党员们剪纸,从叠纸的角度到剪刀的力度,每一个细节都耐心讲解。党员们围坐在一起,红纸在指尖翻飞,“廉”字刚劲有力,“党”字立体生动,一幅幅作品不仅是艺术的展现,更是对家园清风正气的期盼。随后的道德评议会更是像一场“家园榜样”评选,5名优秀党员和“诚实守信”“孝老爱亲”“热心公益”的村民代表,用日常的点滴善举告诉大家:家园的文明,就藏在每个人的言行里。党员赵旺拿着自己剪的“廉”字作品说:“这纸剪的是字,心里装的是咱村,以后更得为自己的家园好好干。”

和林县黑老夭乡黑老夭村则用画笔为家园“梳妆”。7月1日起,内蒙古艺术学院的师生们带着颜料和画笔来到村里,与村民们一起给斑驳的墙面“换新衣”。他们从乡野风光里找灵感,把农耕场景、山间牛羊、笑脸盈盈的村民都画进墙绘里。当地的绘画爱好者王大爷也搬来小板凳,跟着年轻人调色,他说:“自家墙能变这么美,这才是咱家园该有的样子。”两天后,46平方米的墙绘成了村里的“网红打卡点”,孩子们围着看画里的“自己”,老人们念叨着画里的“往事”。黑老夭乡的干部说:“这墙绘不仅好看,更把大家对家园的爱也画了出来,以后一定要维护好,让这份美一直留在村里。”守护为责 让家园有温度

家园的温度,藏在对彼此的关怀里,藏在为对方解决的每一个难题中。新城区公安厅社区的“夏日送清凉 党群心连心”系列活动,就像一股清泉,滋润着家园里的每颗心。社区工作人员带着辖区部分党员和居民去了大青山红色文化公园,讲解员讲起当年战士们守护家园的故事,大家听得眼眶发热。“以前只知道公园好看,现在才明白,咱今天的好日子,是他们用生命换来的。”居民李大姐感慨道。晚上的露天电影放了《万里归途》,当银幕上外交官举着国旗护同胞回家时,广场上的掌声经久不息——因为大家都懂,无论走到哪里,家园永远是最坚实的后盾。更让人暖心的是,社区干部还带着防暑用品看望了独居的老党员张大爷,帮他检查空调,叮嘱他天热别出门。张大爷拉着干部的手说:“党组织记着我,家园里有人疼,比啥都强。”

托县明珠社区在“八一”前夕举办的“军民鱼水情 共筑和谐梦”活动,让家园里的军民情谊更加深厚。退役军人郭志礼给孩子们讲国防故事,说“家园就像房子,国防就是门框,门框结实了,房子才安全”。孩子们听得认真,都说“长大了要保护家园”。居民们还排了舞蹈《红梅赞》,用肢体语言诉说对守护家园的敬意。当武装部的同志给老兵们送上慰问品时,老兵们挺直腰板敬礼的样子,让在场的人都更明白:家园的安宁,总有人在默默守护。

7月30日,新城区东河社区联合京师律师事务所共同举办“社区普法不停歇 法治护航暖人心”主题活动,为家园里的居民讲解法律知识。

活动现场,京师律师事务所的律师团队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居民提供法律服务。面对一个个具体细微的疑问,律师们耐心倾听、逐条解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拆解法律条文,给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让专业的法律知识变得“接地气”“有温度”。对于行动不便或未能到场的居民,社区网格员将收集到的问题一一向律师反馈,再把清晰的解答带回给居民,确保普法服务“一个都不能少”。

成长为翼 让家园有未来

青少年是家园的未来,他们的笑脸就是家园最美的风景。玉泉区观音庙社区联合公义店小学开展的“净水实验”活动,让孩子们知道了“家园的水有多金贵”。7月2日,志愿者带着简易净水装置来到学校,浑浊的水经过过滤、沉淀,慢慢变清,学生们瞪大眼睛盯着烧杯,“原来咱家园的水,要经过这么多步骤才能变干净!”学生小宇说。志愿者讲起母亲河的故事,告诉大家“节约用水,就是保护咱的家园”。活动结束后,学生们自发组建了“护水小队”,每天在小区里提醒大家关紧水龙头。

回民区阿吉拉沁社区和海亮社区则把目光投向了暑假里的孩子。阿吉拉沁社区的“不负所托 成就未来星”托管班,成了双职工家庭的“及时雨”。上午,志愿者老师帮孩子们辅导作业,下午的“以书换植”活动最热闹,孩子们抱着闲置的书来换绿植,手里捧着书和小盆栽,脸上笑开了花。海亮社区更懂孩子们“想玩”的心思,协调了免费的体育场,请来体育老师教授孩子们各项运动。“以前暑假总宅在家里,现在能和小伙伴在操场上运动锻炼,这才是暑假该有的样子!”学生豆豆擦着汗说,家长们也松了口气:“社区帮咱看娃,还能锻炼身体,上班都踏实。”

整洁为基 让家园有颜值

干净整洁的环境,是家园最直观的“脸面”。土左旗点素村的村民们对这点最有体会——夏天的蒿草长得比人高,不仅挡路,还让人过敏。7月17日,村委会一声号召,村干部、志愿者、村民们拿着镰刀、锄头就上了阵。李大叔扛着锄头在路边除草,汗水顺着脸颊流进脖子里,他说:“蒿草除了,路好走了,娃娃们在院里玩也不挠痒痒了,值!”大家分片清理,连墙角的杂草都没放过,一天下来,村里的路宽了,沟干净了,空气里都少了些“痒人的味儿”。村民们看着清爽的家园,心里别提多舒坦了。

建华北街社区则把“安全”刻进了家园的细节里。7月30日,消防演练在养老中心热闹开场,工作人员扶着老人“逃生”,灭火组“扑火”动作熟练。随后,消防员教大家用灭火器,“一提二拔三喷”,居民们轮流上手,连70岁的张奶奶都试着喷了一下。“以前见了灭火器就发怵,现在知道咋用了,家里安全,心里才踏实。”张奶奶说。社区还把消防知识印成小册子,挨家挨户送,就怕大家忘了“家园安全,人人有责”。

从剪纸的栩栩如生到墙绘的色彩斑斓,从夏日的清凉关怀到课堂的欢声笑语,从除草的忙碌身影到消防演练的认真模样,“我们的家园”在一次次活动中变得更有底蕴、更有温度、更有未来、更有颜值。因为每个人都知道,家园不是一个人的事,是你添一块砖,我加一片瓦,是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把这个共同的“家”,建设成最想回去的地方。





丨来源:青橙融媒(记者 杨永刚)

丨编辑:张英

丨校读:张婧玉

丨审核:王伊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