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百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向海兴运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8 07:19:00    

4月9日拍摄的河北沧州黄骅港煤炭码头。2024年港口完成煤炭下水量2.14亿吨,连续6年位居北煤南运港口首位,货物吞吐量连续5年突破3亿吨。

4月9日,黄骅港煤炭港区生态莲园绿意盎然,鱼翔浅底。黄骅港建造面积达70余万平方米的“两湖三湿地”生态水系统,循环利用净化污水。

4月9日,黄骅港煤炭港区码头的皮带机高速运转,源源不断地将煤炭运送到货船。目前黄骅港实现了煤炭翻、堆、取、装全流程智能化作业,24小时内可装满一艘8万吨级货船。

4月9日,工作人员在国能黄骅港务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指挥中心忙碌。黄骅港自研了一整套智能运营调度系统,从煤炭装上火车,到运抵港口装船,直至买家的库存,每个环节都能在一个屏幕上展现。

4月9日,黄骅港综合港区集装箱码头在进行装卸作业。黄骅港目前已累计开辟19条集装箱内外贸航线,通达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

4月9日,全国劳动模范、国能黄骅港务有限责任公司设备管理中心副经理汪大春(右)与同事交流工作。黄骅港目前共有10个创新工作室,是黄骅港绿色、智慧、平安、高效港口建设的先行军。

4月9日拍摄的黄骅港务储煤筒仓群。48座筒仓总储煤量达144万吨,相较于传统堆场堆存工艺,筒仓采用全封闭设计,从源头上隔绝了煤炭粉尘外溢,是目前国内工艺最先进、效率最高的煤炭装卸系统。

2023年5月11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河北沧州黄骅港考察时强调,黄骅港作为我国西煤东运、北煤南运的重要枢纽港口,要加强港口能力建设,创新管理体制机制,打造多功能、综合性、现代化大港。

近两年来,当地党委、政府和黄骅港全体员工牢记总书记的嘱托,砥砺奋进,艰苦创业,敢于创新,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2024年,黄骅港货物吞吐量突破3.55亿吨、增长7.35%,集装箱完成84.62万标箱、增长35.7%,增速均居全省首位。

在港口基础设施建设上,开通了煤炭港区7万吨级双向航道,建成了3号4号散杂货码头、船舶燃料油码头、煤炭堆场、13.8公里液化管廊、公共保税仓库等重点工程,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海陆联运综合体系。

在运能提升上,建立冀苏电煤“直进直靠、直离直出”绿色航线,开辟西部煤炭集装箱出海新通道;设立了雄安新区、鄂尔多斯、肃宁、定州等内陆港,总数达到26个;新开通至俄罗斯、日本等集装箱航线,集装箱内外贸航线达到19条,实现了中欧班列常态化运营。

在管理创新上,华港数字运营管理平台投入使用,首次应用“双门机”协同卸船作业,建成了全球首家全流程智能作业的干散货港口、全国首家作业现场无人智能化煤炭港口。(经济日报记者 翟天雪 宋美倩摄影报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