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百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A股两大半导体公司拟合并,周一停牌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6 12:01:00    
A股两大半导体上市公司拟合并。

5月25日晚间,科创板上市公司海光信息、沪市主板上市公司中科曙光双双发布公告,二者正在筹划由海光信息通过向中科曙光全体A股换股股东发行A股股票的方式换股吸收合并中科曙光,并发行A股股票募集配套资金,两家公司A股股票将于5月26日起开始停牌,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10个交易日。

值得一提的是,这也是在5月16日《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正式修订发布后,首单上市公司之间吸收合并交易。
突发合并公告
5月25日晚间,海光信息发布关于筹划重大资产重组的停牌公告称,为抢抓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新机遇,做大做强主业,海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海光信息”)与曙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科曙光”)正在筹划由海光信息通过向中科曙光全体A股换股股东发行A股股票的方式换股吸收合并中科曙光(以下简称“本次合并”)并发行A股股票募集配套资金(以下简称“本次重组”)。
海光信息称,鉴于上述事项存在重大不确定性,为保证公平信息披露,维护投资者利益,避免造成公司股价异常波动,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的相关规定,经公司申请,公司A股股票将于2025年5月26日(星期一)开市时起开始停牌。

海光信息公告称,本次重组涉及事项较多、涉及流程较为复杂,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的相关规定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10个交易日。停牌期间,公司将积极推进各项工作,并根据事项进展情况,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要求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待相关事项确定后,公司将及时发布相关公告并申请公司股票复牌。敬请广大投资者关注后续公告,并注意投资风险。

海光信息公告显示,2025年5月25日,海光信息与中科曙光签署《吸收合并意向协议》,就本次重组作出若干原则性约定。根据《吸收合并意向协议》,海光信息将通过向中科曙光全体A股换股股东发行A股股票的方式换股吸收合并中科曙光,同时发行A股股票募集配套资金。本次重组及正式交易文件需提交双方各自董事会、股东会审议,并经有权监管机构批准后方可正式实施。

中科曙光也发布了内容相似的公告。
推动公司迈向更高发展台阶
海光信息此前发布的2024年年报显示,公司自成立以来研发出了多款满足我国信息化发展的高端处理器产品,主要产品包括高端通用处理器(CPU)和协处理器(DCU),已成功完成了多代产品的独立研发和商业化落地。海光信息的主营业务是研发、设计和销售应用于服务器、工作站等计算、存储设备中的高端处理器。公司的产品包括海光通用处理器(CPU)和海光协处理器(DCU)。

中科曙光主要从事高端计算机、存储、安全、数据中心产品的研发及制造,同时大力发展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智能计算等业务。

2024年,海光信息实现营业收入91.62亿元,同比增长52.4%;实现归母净利润为19.31亿元,同比增长52.87%。2024年,中科曙光实现营业收入131.48亿元,同比下滑8.4%;实现归母净利润为19.11亿元,同比增长4.1%。

2025年一季度,海光信息实现营收24亿元,同比增长50.76%;实现归母净利润5.06亿元,同比增长75.33%。2025年一季度,中科曙光实现营收25.86亿元,同比增长4.34%;实现归母净利润1.86亿元,同比增长30.79%。

二级市场方面,截至5月23日收盘,海光信息收报每股136.13元,总市值3164亿元;中科曙光每股收报61.90元,总市值905.7亿元。

当前,全球科技产业正处于快速变革和重构期,在业内人士看来,此次两家公司整合符合全球产业链延伸发展的大趋势,有望推动公司迈向更高的发展台阶。
重组新规后首单公告的拟吸收合并交易

公开信息显示,海光信息、中科曙光这两大半导体上市公司的拟合并,是5月16日《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以下简称《重组办法》)正式修订发布后,首单上市公司之间吸收合并交易。《重组办法》明确了上市公司之间吸收合并的锁定期要求,并正式建立简易审核程序,将上市公司之间吸收合并作为适用情形之一,进一步释放吸收合并交易潜力。

《重组办法》明确上市公司之间吸收合并的锁定期要求。对被吸并方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或者其控制的关联人设置6个月锁定期,构成收购的,执行《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18个月的锁定期要求;对被吸并方其他股东不设锁定期。

从股东信息看,中科曙光2024年年报显示,公司的母公司为北京中科算源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为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海光信息2024年年报显示,公司大股东是曙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图片
来源:金融时报客户端
记者:杨毅
编辑:刘能静
邮箱:fnweb@126.co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