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百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15分钟里的幸福刻度——乌鲁木齐一刻钟便民生活圈里的民生温度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14 10:54:00    

新疆网讯(记者牟敏)8月12日早上,高新区(新市区)南纬路街道太原路社区居民周华前往社区卫生服务站进行艾灸等中医服务后,又步行前往八街市场购买当天家中需要的蔬菜水果。回到小区门口,她走进一家配钥匙小店,取了前两天送来的坏了一根骨架的雨伞,随后回家做饭。

周华说,家门口啥都有,看病、买菜、小修小补,走几步路全搞定。

这份“走几步路全都搞定”的从容,正是乌鲁木齐高品质推进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的生动注脚。2023年,商务部等13部门公布全国第三批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名单,新疆两地榜上有名,分别是乌鲁木齐市、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是以社区居民为服务对象,在步行不超过15分钟的范围内,以满足居民日常生活基本消费和品质消费为目标,以多业态集聚形成的社区商圈。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串联的是居民生活“幸福圈”。

目前,新疆已确定三批自治区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共有20个城市入选,其中乌鲁木齐市就是第一批入选城市。

“热乎的老年餐十元管饱”“下楼就能看名中医”“修车配钥匙马上好”……正如周华所说,在太原路社区,步行15分钟就能解决一日三餐、看病买药,车辆保养、钥匙急配。太原路社区聚焦“一餐一医、一市一修”四大核心场景,让柴米油盐的烦恼真正化解在街头巷尾。

在太原路社区卫生服务站,医生刘丽霞正为一位居民测血压,隔壁的中医阁则飘着艾草香,针灸床躺满了调理颈肩的老顾客。刘丽霞说,中医特色服务吸引了不少居民,太原路社区卫生服务站家庭医生签约率达90%。

乌鲁木齐各个社区联合物业公司、企业商户等搭载便民服务事项,通过打造邻里服务中心、社区大食堂、养老中心等线下服务场景,增强多元便民服务体验。除了“缺什么,补什么”,也更加注重便民生活圈的品质提升,通过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来满足居民社交、娱乐等多元的精神需求。

12日上午,家住高新区(新市区)二工乡宁波街社区的苏建华带着两个孩子走进社区的“石榴籽”服务站,一个孩子走进图书室看书,一个孩子走进“石榴芽芽堡”玩积木,她则跟着社区舞蹈队学起了民族舞。

苏建华说,社区打造的“石榴籽”服务站让居民生活更加方便、更加丰富多彩。

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不仅“保基本”,也要“促升级”。

宁波街社区党委副书记张彩虹说,社区通过“石榴籽”服务站打造了7个功能室,包括乒乓球室、儿童乐园、舞蹈室等。还整合资源,针对商户、青少年、青年等不同群体开设各类公益课程。

近年来,高新区(新市区)不断完善社区服务功能,有力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持续一刻钟便民生活圈。高新区(新市区)将继续优化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的业态种类配置,持续进行设施更新,挖掘资源服务于居民,让便民“幸福圈”圈住每一个居民。同时围绕社区养老、四点半学校,为老年人和未成年人提供便民措施,并促进一店多用、服务叠加,鼓励市场主体、线上平台、经营商户积极参与,更好满足群众多元化消费需求。

民有所呼,“圈”有所应。目前我国已建设一刻钟便民生活圈5510个,服务居民1.25亿人。实施这项计划不仅是对城市“最后一公里”服务短板的填补,更是将居民的“需求清单”转化为“满意清单”,让政策落地既有民生温度,也有经济效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