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百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又有一地重磅出招!广东推出8方面31条措施,推动工资性收入合理平稳增长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9 15:14:00    

中国商报(记者 王彤旭)提振消费,又有一地重磅出招。5月7日,广东印发《广东省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围绕居民就业增收促进行动、居民保障支持行动、服务消费提质惠民行动、大宗消费更新升级行动、消费品质提升行动、消费环境改善提升行动、限制措施清理优化行动、加强政策支持保障等8个方面,提出31条具体措施。

今年以来,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持续推进。图为广州国际汽车展览会吸引大批观众。(图片由CNSPHOTO提供)

推动工资性收入合理平稳增长

“钱袋子”越鼓,消费越活跃。促进居民增收,提高消费支付能力,是提振消费的前提和根本。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将增加居民收入放在首位。

居民收入包括哪些?中国人民大学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鄢杰说,居民收入由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和转移净收入四部分构成。

在推动工资性收入合理平稳增长方面,方案明确,实施“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吸纳100万高校毕业生来粤就业创业。深入实施“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2025年培训超78万人次,促进技能人才就业增收。组织开展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加强对大龄、残疾、较长时间失业等就业困难群体和零就业家庭帮扶。持续推进“家门口”就业服务圈建设,加强就业驿站、零工市场建设。

为拓展财产性收入渠道,方案鼓励上市公司推进员工持股计划。强化国企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稳定投资者回报预期。维护良好市场生态,严厉打击资本市场财务造假和上市公司股东违规减持等行为。支持个人投资者投资交易所市场政府债券。推动柜台债券业务稳步扩容增量,拓宽居民债券投资渠道。丰富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研究推动通过出租、入股、合作等方式盘活利用农户合法拥有的住房。

“通过拓展财产性收入渠道,投资者有机会获得更多的投资收益,从而增加其财产性收入,提高居民的整体收入水平,增强居民的消费能力和消费信心。”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特聘导师柏文喜说。

方案涉及资本市场与居民投资的相关举措,是立足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需求、兼顾市场活力激发与风险防控的综合性部署。从本质上看,鼓励员工持股计划是借助资本市场工具深化企业与员工利益绑定,既可提升员工积极性、优化公司治理结构,又能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强居民财产性收入稳定性,为消费能力提升注入内生动力。强化国企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并稳定投资者回报预期,旨在通过提升国有资产证券化质量和市场价值,增强资本市场对实体经济的支撑作用,同时以稳健的收益预期吸引长期资金入市,改善市场投资者结构,夯实消费增长的资金基础。

方案同时强调积极促进农民就业增收: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强化联农带农富农制度保障。加快完善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优化农业补贴政策体系。落实好农机报废更新补贴政策。深化农产品“12221”市场营销体系建设,推进供销公共型农产品产销对接,实施农产品“三品一标”行动,持续加大农业品牌培优扶强力度。

“研究推动通过出租、入股、合作等方式盘活利用农户合法拥有的住房,这一举措能够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促进农村消费市场的繁荣,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实现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柏文喜说。

落实消费环境改善提升

在优化消费环境方面,方案首先提出,要保障居民休息休假时间:严格落实带薪年休假制度,大力支持年休假应休尽休,应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数依法支付工资报酬;鼓励带薪年休假与小长假连休,实现弹性错峰休假。

为此,方案还提出,推进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湛江、云浮等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建设,推动盘活利用闲置临街沿路店面。通过开展放心消费“双承诺”活动,2025年广东将新增放心消费承诺单位超1.5万家、线下无理由退货承诺店超4500家。

在有序减少消费限制方面,方案明确,要用好房地产调控自主权,因城施策进行取消或调整,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鼓励广州、深圳进一步放宽车辆购买限制,增发购车指标,引导深圳推行“久摇不中”个人可直接申领普通车指标的做法,推动汽车等消费由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

此外,方案还鼓励各地区对促销活动、社区集市、户外展示、招牌设施设置等简化审批流程,实行线上即报即办。完善跨部门联合监管机制,多个部门同一时间、针对同一执法对象的多项检查原则上应当合并开展。研究建立“无事不扰”事项清单,对清单内的企业和事项原则上不主动开展现场检查。

在对消费环境进行改善提升的同时,方案还在落实居民消费保障支持方面“笔墨浓重”。

为加大生育养育保障力度,方案明确,要落实好发放育儿补贴政策,简化补贴发放流程,鼓励有条件的地市加大对二孩、三孩家庭的生育支持力度。指导有条件的地市将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纳入生育保险。

不仅如此,方案还明确,提升医疗养老保障水平:健全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合理调整机制,2025年继续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和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加快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鼓励商业保险机构开发多样化护理保险产品。推动设立医疗机构免陪照护服务规范,满足多元化医疗护理服务需求。

在加强教育服务供给方面,方案明确,提升县域基础教育教学水平,2025年推动超40所乡镇中心幼儿园构建城乡学前教育一体化管理资源共享机制,打造150个以上优质学前教育资源牵头的幼儿园共同体,推动珠三角优质教育资源组团融入式托管15所新型城镇化试点县县中。全面落实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入学政策,加大公办学位供给力度。

大宗消费更新升级

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以下简称“两新”)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今年以来,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持续推进,不仅促进了消费市场的繁荣,更在改善民生、提升生活品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今年年初,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发布《2025年加力扩围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通知》,其中提出,扩围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

方案明确,将实施大宗消费更新升级行动。其中,加力扩围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用足用好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资金分配适度向“两新”工作成效较好的地市倾斜。继续支持汽车置换更新,扩大汽车报废更新支持范围,将符合条件的国四排放标准燃油乘用车纳入报废更新补贴范围。支持冰箱、洗衣机、电视、空调、电脑、热水器、家用灶具、吸油烟机、微波炉、净水器、洗碗机、电饭煲等12类家电产品以旧换新。实施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3类数码产品购新补贴。聚焦绿色、智能、适老等方向,加大对个人消费者开展旧房装修、厨卫等局部改造、居家适老化改造的物料购置补贴力度,促进智能家居消费,支持各地市结合本地实际自主确定上述产品品类。

在推进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方面,支持各地市结合产业发展和居民消费需求,探索“财政补贴+企业让利+金融赋能”模式,对大宗耐用消费品以旧换新进行补贴。扩大消费品以旧换新主体参与范围,完善境外人士参与流程。

方案还提出,鼓励家电、房地产等行业龙头企业建设智能家居展厅、体验中心,推动全屋智能、适老化改造等多元场景落地。加快AI大模型、虚拟现实、全息互联网、数字孪生等新技术应用赋能,打造一批数实融合场景。抢抓低空经济发展机遇,加快培育低空和邮轮游艇消费。同时,深化内外贸一体化改革试点,培育一批内外贸一体化试点企业、“领跑者”企业和特色产业集群,支持外贸企业打造内销品牌。

此外,在扩大消费场景和品质方面,方案亦有相关举措。

比如,着眼广东丰富的美食、景点等商旅文体资源以及巨大的消费潜力,方案明确,全面提升消费品牌影响力。强化“粤贸全国”“食在广东”“请到广东”“粤夜粤美”等消费品牌引领。加强老字号挖掘保护,开展广东老字号认定,办好广东“老字号嘉年华”活动和广东非遗购物节,挖掘老字号和非遗消费潜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