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端新闻首席记者 孙科
这段时间,郑州与周边城市频繁相互“串门”。
日前,郑州市市长庄建球带队赴漯河市开展对接交流活动。不仅是漯河,近期,郑州组成高规格党政考察团,足迹遍布洛阳、开封、新乡、许昌等地,此轮交流考察的重点都涉及一个关键词:郑州都市圈。
郑州为何在此时与多个“圈友”城市互动?都交流了哪些事?
一个月时间,郑州与周边8地频繁交流
7月9日,郑州市党政考察团到新乡市、开封市调研走访,由此开启了本轮的考察活动。从参会人员上来看,考察团规格很高——
省委常委、郑州市委书记安伟出席活动。新乡市委书记李卫东、市长魏建平,开封市委书记高建军、市长吴海燕,郑州市市长庄建球,省数据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田凯分别参加活动。
随后,考察团又赴洛阳考察学习,省委常委、郑州市委书记安伟,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洛阳市委书记江凌出席。
此外,7月10日、11日,郑州市与平顶山市、许昌市、焦作市开展对接交流活动;7月25日,济源示范区党工委书记、市委书记徐衣显率队,济源示范区党政代表团到郑州考察学习;8月13日,庄建球带队赴漯河市开展对接交流活动。
一个多月时间,郑州与周边8地频繁互动交流。
科创、文旅……“圈友”城市交流各有不同
在与多地的交流中,“郑州都市圈建设”是最核心的议题之一。
不过,考察时,每个地方又有不同的侧重。
如在新乡、开封,考察团先后到了新乡市平原示范区中原农谷展厅、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和开封市万岁山武侠城、中国(河南)自贸区国际艺术品保税仓等地,主要聚焦规划建设、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文旅融合发展等。
在许昌、焦作,考察团前往了郑许市域铁路许昌东站、许昌远东传动轴股份有限公司、胖东来综合生产基地、焦作市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龙佰集团等地,基础设施建设运营、装备制造和新材料产业发展、商业模式创新等成为考察重点。
考察团的洛阳之行,“郑洛协同”贯穿全程。
在河南的经济版图上,郑州与洛阳分别稳居第一、第二的位次,两地若能“强强联合”,将会迸发出强劲的动能。有专家分析,“郑洛协同”通过产业分工、交通互联、要素共享,可促进资源向豫西流动,缩小省内南北发展差距,实现“全域共富”。
安伟也直言:郑州、洛阳同为中国八大古都、中原城市群中心城市,两地加强合作、协同推进郑州都市圈建设,对引领带动全省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节点,郑州主动“出击”带团交流
郑州为何在此时,频繁与周边城市互动?
今年7月14日至15日,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召开,会议部署城市工作7个方面的重点任务。其中,排在首要位置的就是:着力优化现代化城市体系。专门提到“发展组团式、网络化的现代化城市群和都市圈”。
省级层面,7月18日,我省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会议强调,要着力优化现代化城市体系,加快郑州都市圈建设,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分类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
除了高规格会议,发力郑州都市圈,也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必然。
“近期,郑州周边城市频繁交流互动,体现了郑州都市圈‘圈内’城市的圈层意识、协同意识有了进一步加强。”在中原经济发展研究院院长、河南大学资深教授耿明斋看来,经济发展到了一定阶段,聚集态势就会凸显,建设一个以核心城市为中心的都市圈,符合发展的基本趋势和规律。郑州作为“带头大哥”,主动带团交流,更能赢得周边城市的配合、支持。
另一方面,今年是“十五五”谋划之年,“十五五”对郑州、河南发展来说,是一个关键时期,在这个关键节点,郑州都市圈各城市深度交流,寻找合作方向,值得点赞。
都市圈核心城市,需提升辐射带动能级
2023年10月,《郑州都市圈发展规划》正式获国家发展改革委复函,成为全国第10个获得复函的都市圈规划。
对于未来发展,耿明斋提出建议,都市圈的发展关键是“圈内”的核心城市,要进一步提升郑州都市圈核心城市,特别是郑州主城区的体量,强化其辐射力和带动力。
创新是郑州都市圈最突出的短板,也是郑州作为核心城市的短板,要尽快提升郑州都市圈的创新能级。如争取教育部在郑州设立直属高校,同时,学习沿海省份经验,在民办高水平大学方面迈开步伐,吸引一流的教育家、科学家,来河南创办具有引领性的高水平大学。
先进制造业是郑州都市圈发展的重要支撑。都市圈的功能是需要分层的,核心区承担人才、创新、高端服务功能的聚集,周边区域要承担起制造业布局的功能。因此,“圈内”中心城区以外的地方,要在发展先进制造业方面担负更大的责任。
此外,还要深化郑州都市圈一体化协同、协作,特别是要按照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精神,打破“圈内”城市间的制度壁垒,推动制度的一体化。
来源:顶端观察